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我家的孔雀魚兒 游啊遊

話說把孔雀魚介紹得這麼詳細
都還沒讓大家看看我家的孔雀魚


他們每天等著我認真看完書後回家吃宵夜
希望他們越長越胖
不過
因為不想照顧太多隻魚兒
所以只好男男共處一室嚕

魚兒晚安^^

孔雀魚常見疾病 !


孔雀魚常見疾病

 ●  對於魚類疾病,我們應該要有「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魚病通常有以下幾種特性:
季節性、傳染性、及變異性,而寶貝魚兒會生病通常都是飼主的疏忽所引起的,疾病的發生有以下幾個因素:
《水質不佳》水是魚兒生活的環境,魚兒無法離水而居,水質會惡化的主因多為投餌過量所導致,有的飼主心疼魚兒深怕魚兒吃不飽,便會投餵過量的飼料,多餘的飼料與魚兒的糞便堆積在缸底,久而久之便會產生化學變化,釋出氯等對魚兒有害物質,改善方法為投餌應秉持少量多餐為原則,投餵的飼料應該在5分鐘內吃完為佳,過濾器一星期應清洗一次,清洗頻率不可太頻繁,否則會將過濾器上的硝化菌洗掉,造成水中菌相不平衡。
《氣溫變化》在季節交替時節是疾病最容易發生的時候,此時水溫的變化特別劇烈,魚兒是變溫動物會隨著環境溫度變化來改變體溫,水溫過高或過低皆對魚兒不利,更何況是忽高忽低的水溫呢?因此在季節交替時更應注意溫度恆定,可使用加溫棒及控溫器來維持適合魚兒生活的水溫,以預防疾病的發生。
《體表創傷》在捕撈魚兒的過程中不小心傷了魚兒細嫩的皮膚,因水中存在著許多常在菌,當體表有傷口時細菌便會經由傷口進入魚兒體內,對魚兒造成更大的傷害,因此在撈取魚兒的時候要特別小心謹慎才行。
《外來疾病》通常發生於添購新魚的時候,當我們興高采烈的為水族缸添購一些生力軍,沒想到才缸放進去不久魚兒便開始出現異狀,有些甚至直接跟我們說byebye了,因此在購入新魚後應至少要有三天的檢疫期,應先將新魚分開飼養,過幾天發現並無異狀便可放入水族箱中飼養。
●  症狀:當魚病發時可透過幾個現象發覺
●  食慾不佳、幾乎不攝食  
●  無精打采的浮游於水面或靜止於缸底
●  腮蓋開闔頻率高,呼吸急促
●  體色黯淡或退色
●  游泳時會用身體摩擦缸壁 
●  夾尾  
●  極度消瘦  
●  腹部膨大
●  體表體液異常增生,似有棉絮附著般
●  眼球突出,當發現魚兒生病時,第一步要做正確的判斷,依據病魚外表病徵來做判斷,有顯微鏡的話也可將病魚置於顯微鏡下觀察,將有助於做出更正確的判斷,第二步要能正確用藥,包括使用劑量、幼魚或成魚、使用時間、口服或藥浴都要注意。


常見疾病
《白點病》多在水溫較低的季節發生,病徵是在魚隻的體表會出現一粒粒的白點,這些白點即是所謂的白點蟲,白點蟲寄生於魚兒體表靠著吸食體液維生,當大量寄生時魚兒顯得焦躁不安,甚至會摩擦缸壁企圖止癢,根據研究指出白點蟲最適合活動水溫為15~17度,超過25度就停止分裂繁殖,因此可將水溫緩慢提高至25~30度,直到病魚身上的白點完全脫落為止,另外,將鹽度提高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水黴病》為二次感染,魚兒體表有傷口時才會感染,病黴為在魚隻的體表會出現白色的棉絮狀物質,黴菌的菌絲會深入魚體吸取營養維生,不久便蔓延至全身使皮膚潰爛,罹病的魚食慾不佳,最後因營養不良而死亡,發現初期可用甲基藍,方法為將0.1公克的甲基藍溶液溶於10公升水中藥浴治療:另外也可將病缸用濃度1%~1.5%的食鹽水泡2~3天即可殺死病原。
《寄生蟲感染》例如魚虱或駝型線蟲,魚虱的口部有利齒,會將魚體咬出一個個小洞,靠著吸食魚體體液維生,魚虱會利用利齒在魚兒體表移動,每當它移動一次便多一個傷口,魚兒終因衰弱而死,魚虱肉眼是可見的,因此可直接用鑷子將其拔除,拔除後應幫魚兒擦上碘酒幫助傷口癒合。駝型線蟲是一種腸道大型寄生蟲,主要是寄生於魚類的直腸內,魚類感到駝型線蟲的病症為:魚隻瘦弱、食慾不佳、常排黏液便,糞便貼於肛門呈拖糞狀,魚隻的腸壁會受傷且易發生二次感染,因而引起腸炎、腹水等疾病,明顯的特徵是當魚兒靜止時,於肛門部位可觀察到會蠕動的紅色蟲體伸出肛門外,大量感染時肛門會腫脹且充滿蟲體,魚兒因攝食活的絲蚯蚓而感染駝型線蟲,預防方法為活餌應先消毒再投餵。
《爛鰭病》多發生於水質極度不佳的環境,而水質不佳的環境正式細菌繁生的溫床,只要魚兒的尾部或鰭部有些許傷口,細菌便會在上面大量繁生,漸漸的您會見到魚兒的尾鰭越來越短了,魚兒的外表變了一個樣,不再美麗了,此種病症就算治癒也無法再回到以前的模樣,只留下遺憾與惋惜,因此我們平時就要做好水質維護的工作,避免遺憾發生,患病初期時可利用細菌性藥物治療。
《立鰭病》魚體的鱗片立起像松果狀、食慾不佳、魚體膨大、行動遲緩、體色退色,終至死亡,此病的病源是帶菌的絲蚯蚓,在水質不佳的環境下才會發病,防治方法為活餌在投餵前應經過消毒及平日應注意水質的維護。

[轉貼]http://www.oscar-pet.com.tw/webnews/view.php?SN=1192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孔雀魚飼養須知!



孔雀魚養殖小小須知

(1). 公,母魚的分辨方法...........
約一個月大的小魚就可以分辨公母了, 照一般來說公魚的體型較小, 色彩較鮮豔, 並在其腹鰭後方會有生殖器突出, 反之母魚體型就較肥大, 尾鰭粗壯, 且色彩不如公魚花俏.

(2). 公,母魚的繁殖方式...........
成熟的公魚很自然的會有追逐母魚的動作出現, 交配往往在一瞬間就完成了, 懷孕的母魚肚子會漸漸大起來, 約一個月後肚子會呈現似方形狀, 此時母魚就接近生產了, 這時有些母魚會暫時不大覓食, 且不安的躲在角落. 孔雀魚是卵胎生的, 所以小魚會在媽媽的肚子裡孵化後再生出來, 剛離開母體的小魚會蜷成球狀, 在一瞬間彈開來開始游水, 要注意喔, 此時的小魚會被大魚誤認為是活餌飼料(親媽媽也不例外), 所以要事先做好讓初生小魚躲藏的地方, 或者要眼明手快的將小魚另外撈起來喔(但是您有那麼多時間在旁邊等嗎?).

*雖然孔雀魚約二個月大就已有生殖能力了, 但我建議還是等魚兒再成熟點再讓牠交配比較健康, 才不會有小魚生小小魚的情形, 或難產的事件發生哦 . 

*當母魚的肚子已經脹到呈現方型了卻又遲遲不生, 真的是很傷腦筋, 我提供各位一點小技巧來自行安排母魚生產時間, 就是幾天不換水後, 再將母魚移至剛換好乾淨水的容器裡, 很快就可以看到小魚出生了喔.

*親魚如果配種太多次, 應該說親魚的不斷交互繁殖, 會導致後代的魚苗一代比一代體型還要嬌小, 這是我目前的經驗, 不知道有沒有根據, 還是有其他原因導致.

(3). 底砂的使用與否............
孔雀魚是喜歡生活在偏一點點鹼性的環境下的,有些魚友說使用天然的珊瑚砂, 貝殼, 會融解出碳酸鈣(還需查明), 會使水質偏鹼, 但不常換水的情況下卻又會使水質過鹼, 所以在珊瑚砂中混雜一些會使水質變酸的石頭, 以提供中和ph值, 但是好不好控制ph就不知道了, 通常水族館會備妥各式的底砂供大家選購(除非是自己去撿貝殼).

我個人是沒用底砂的, 因為我沒有設底部過濾系統,鋪底砂會讓我不容易清理魚缸, 我使用的方法是用網狀的袋子包起混好的砂再吊在缸壁及加一個水腰精而已, 以維持水質的酸鹼和清澈度, 如此清缸也較方便. 若設有過濾,打氣系統者,一定要鋪底砂, 不然水的流動會導致魚兒的便便隨之漂流, 到時就真的"很漂亮"了.

(4). 飼料的餵食與選擇.............
因孔雀魚體型上算小, 所以飼料的購置微粒狀為佳, 以免魚兒爭食時噎到, 市面上有多種專為孔雀魚等小型魚類設計的乾飼料, 可謂選擇多多, 我自己現在就購置3種乾飼料混用搭配孵化豐年蝦餵食, 3種乾飼料為......
1.無殼豐年蝦卵加孵化豐年蝦(餵食剛出生一星期小魚,一天4,5餐,小魚們都很能夠接受).
2.G3細顆粒飼料加孵化豐年蝦(餵食10天到1個月大的魚,1天早晚2餐).
3.G2種魚繁殖營養飼料加G3飼料加中蝦(餵食1個月以上之公母魚,1天早晚2餐,母魚不會扁肚,反而很粗壯.). 

飼料的投擲, 以讓魚兒在5分鐘內吃完為佳, 千萬不要過多, 也不要因為漏了幾餐沒有餵食而再多投擲補回來, 以免飼料變質而影響水質, 造成病因. (我沒聽過魚餓死, 卻聽過有魚友的魚撐死喔).

(5). 魚缸和魚隻的先後準備............
養魚一定是要魚缸設置OK了才購置魚兒喔, 這樣才能給魚兒一個已經準備好的環境, 不然是很容易使魚兒不適而暴斃的.
以下介紹魚缸的尺寸大小, 容量及所需照明供大家參考.
長*寬*高 容量 照明
一尺缸 30x20x20 約12公升 50W
一尺半缸 45x30x30 約40公升 100~150W
二尺缸 60x30x30 約50公升 100~150W
三尺缸 90x45x45 約150公升 200W
四尺缸 120x45x60 約270公升 200~300W
五尺缸 150x60x60 約500公升 500W
六尺缸 180x60x90 約900公升 800~1000W

(6). 水的使用...............
自來水即可, 現在的自來水中皆添加了氯, 所以建議大家要將水先預裝於容器中, 放置約三天左右加點水穩劑, 此動作稱為"曝氣", 以除去水中的氯. 或預裝水並打氣至少一日, 若要直接加自來水也行, 但限定於1/4總水量以內, 因為孔雀魚雖然強健, 但也受不了環境的巨烈變化, 所以換水不要太頻繁, 且一次量不要太大為佳.

[轉貼]http://blog.xuite.net/jin117/blog/18435132-%E5%AD%94%E9%9B%80%E9%AD%9A%E7%B9%81%E6%AE%96%E6%B3%95%E8%88%87%E9%A4%8A%E6%AE%96%E5%B0%8F%E5%B0%8F%E9%A0%88%E7%9F%A5

噢,親愛的,我想要個孩子



 繁殖方法

1、親魚選擇 選擇繁殖親魚要注意體質是否健壯,各鰭(尤其是尾鰭)是否長大而舒展,體色是否鮮明,花紋特徵是否明顯,色彩是否純正等。有了優良品種就可開始做準備工作。通常孔雀魚長到4個月就可讓其交配。

2、繁殖水族箱 選擇一個較大的水族箱,注入理化特性適宜的水(pH值為6.8~7.4,硬度適當,水溫24~27℃),盛水八成。箱底種水草或放置香蕉葉,然後按雌、雄1:2~3的比例投放親魚。用魚蟲等營養豐富、適口性好的飼料餵養,日投4次。

3、產卵 孔雀魚為卵胎生,繁殖能力很強。一般4~5月齡便達性成熟,此時雄魚臀鰭部分鰭條演化成尖形的輸精器;雌魚腹部明顯膨大凸出,在臀鰭上前方的腹部近肛門處出現一塊黑斑,這塊黑色腫斑是臨產的徵兆,其顏色越黑表明越近臨產時間。
發情期雄魚尾部展開好似「孔雀開屏」,用斑斕的色彩來吸引雌魚,並追逐雌魚。交尾時,雄魚用交接器前端的鉤狀物鉤住雌魚的生殖孔;交尾時間每次約一秒鐘,但次數較頻繁。待其交尾後將雄魚取出,雌魚可連續生殖數次。
雌魚產仔數視其個體大小和年齡而異,少則20尾,多則100餘尾。小魚產出後就會游泳和捕食。第一周投喂的飼料可用纖毛蟲與豐年蟲,第二周喂絲蚯蚓與幹飼料。第一周內的幼魚飼養要特別仔細,因為這一階段飼養好壞對幼魚以後的發育影響極大。
產後雌魚單獨靜養3~5d,以免過早被雄魚追逐而受傷。幼魚長到3~4周齡時可瓣出雌雄,並有交配能力。為了保證子代健壯,雌雄魚必須分開飼養。孔雀魚的壽命短,2~3年便已衰老,雄魚的壽命較雌魚更短。

4、品系控制 為獲得奇異而漂亮的孔雀魚,選種上採用兩種方法:一是近親繁殖(in——breeding),二是品系繁殖(line—breeding)。近親繁殖是指 有密切血統關係的個體之間進行交配,這種方法可以淨化和固定遺傳形質,以產生一個品系。但此種方法不宜連續採用超過4代,否則會因遺傳異而出現生理缺陷, 如魚體變小、繁殖力減退、色澤不美等。品系繁殖是讓有血緣相關的魚相互交配,但血緣關係並不很密切,採用這種方法 可以把一個固定的品系繼續不斷地繁殖下去。
為維持優良品系,應嚴防混交、亂交,故雌雄魚必須分養;在需要的時候,選擇適當的親魚放入水族箱內進行繁殖,並作好記錄——何種雌魚與何種雄魚進行雜交,以便日後選取何種性別的魚與它們的後代進行回交。

生產紀錄→



我發誓,給魚兒一個舒適的家


[轉貼] ~~維持健康良好的水缸水質~~
http://www.uwants.com/viewthread.php?tid=3116991




魚缸內的氮循環與水質問題: 

水質會直接影響魚缸中的許多狀況,例如:水的清澈與否、魚和水草的健康與否和繁殖。 
你知道多久應該換水一次嗎? 你知道你為什麼需要換水嗎? 你瞭解何謂「新缸症狀」或是「氮循環」嗎?


氮循環: 


魚吃飼料 → 產生氨(NH3)形式的廢物 → 氨導致亞硝酸菌開始生長 → 亞硝酸菌把氨轉換成亞硝酸鹽(N02¯ ) → 亞硝酸鹽導致硝酸菌的生長 → 硝酸菌把亞硝酸鹽轉換成硝酸鹽(NO3¯ ) → 硝酸鹽能夠作為植物、細菌、藻類等的食物 → 定期的換水則能夠帶走過多的硝酸鹽(NO3¯ )。 

氮循環也叫作「新缸症狀」,是一般魚缸在剛開始的頭一個月的必經過程,而它也是建構魚缸的一個重要過程。上述的細菌是一種良性的細菌,能幫助你維持魚缸清淨及健康。若沒有足夠的這些細菌在你的缸裡,你的水質會變的很差,而且可能導致魚的不適或生病。當你的魚缸在氮循環的過程中,你可以看到氨或亞硝酸鹽的雜質產生,這是一般都會發生的。當氨的濃度降低,亞硝酸鹽的濃度就會升高;而當亞硝酸鹽的濃度降低,則氨的濃度就會上升。在剛開缸二至三個月的備置期間,切忌餵食過量 而且要定期換水(每兩星期換五分之一的水量),氮循環便會自己慢慢完成(約需三週到三個月不等),如此你的魚缸才算完成、穩定。如果魚的數量並非過多,則大多數的魚應該都能夠適應氨及亞硝酸鹽的濃度。當然,你也可利用空氣幫浦來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便能縮短氮循環完成的時間,因為細菌在含氧量較高的環境裏會生長繁殖得更迅速 。 


水質: 

要維持健康良好的魚缸,水質可能是一個最重要的因素了,它能影響魚類和植物的健康 、繁殖、生長甚至生命。 


我們已經討論過氮循環裡氨的雜質 ,但過多的食物、植物殘骸都會導致氨濃度的提高。假如氨的濃度慢慢增加,幸運的話你只會經歷污濁 、有臭味的水;而如果氨的濃度繼績升高,魚兒就可能要開始生病了氨是度的急遽增高會使魚兒跳出水面,使他們更容易受到疾病的感染,而最遭的情況,就是導致魚的死亡。 

在已經穩定的魚缸中,亞硝酸鹽通常都不是問題。亞硝酸鹽會在添加藥物治療時出現,但在換水時就會逐漸隨之移除。 

在較低濃度的情況時,一般來說硝酸鹽對淡水魚並無毒害,甚至會是水草及藻類的養份。每兩週定期換水可使硝酸鹽的濃度維持在適當的範圍內。若沒有定期換水,硝酸鹽的濃度過高,會使藻類快速生長,於是開始會有漂浮的藻類使得魚缸的水變成綠色。過多的磷酸鹽、有機物及光照等都會造成藻類的過度生長。為了避免這些情況,可以關掉你的燈幾天,每隔一兩週就要更換水缸五分之一的水,或者該減少每天飼料的餵食量,大部份的熱帶魚餵食應讓他們能在幾秒鐘之內吃完。假如這些都還不行,則要在過濾器中加入除硝酸、除磷酸、除矽酸的濾材,這樣過濾器能夠濾出水中的一些特殊物質。雖然貴了一點,但它們的運作成效良好,能在幾小時內就讓水質澄清。不過這只是治標而已, 真正治本的方法,是你要有良好的過濾系統,並且定期換水。 

過量的魚及過度的餵食,會影響pH值的變化,尤其你的水是軟水、緩衝效果也不好時。假如你住在使用軟水的地區,就需要加入些緩衝物來調節水中的pH值。沉積岩、白雲石灰石、珊瑚沙或蠔殼等,都是適合的天然緩衝物,可以加入過渡器中。通常10加侖的水要加入約85公克的緩衝物,但這些緩衝物的缺點是會讓pH值變得太高;要降低pH值可以減少水中緩衝物的含量,也可加入經濟有效的離子交換樹脂或水族箱用泥炭土,用泥炭土會使魚缸看起來黃黃的,雖然活性碳可以使這情況慢慢消失,但相對地,活性碳也會降低泥炭的效率。而且活性碳會吸去極對水草極其重要的微量原素。 

要避免水質方面的問題,你必須要有完善的維護保養計畫,每隔兩週固定要更換五分之一的水量,而每次換水時,你要檢查、清理所有的過濾系統及燈具,如果必須的話,還要修復它們。此外也要測試水中的pH值、氨、亞硝酸鹽、硝酸鹽的含量及軟硬水的數值,以確保它們都在適當的範圍內。總之,事先的預防及定期的保養才能讓你的魚缸生氣郣郣;及早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照料魚兒就不再是惱人的問題了。




初次見面,孔雀魚!


       孔雀魚原產於在中南美洲,為卵胎生魚種。現在市面上所見到的孔雀魚,則是世界各地熱帶及亞熱帶的混合種,體長可以大到約7公分,適應環境的能力十分強,不管是大型的五尺缸或小型的一尺半缸,均可適應良好,但是小型缸內的孔雀魚大小大約只能大到二~三公分。雄魚體積一般均較雌魚小,但雄性所表現出來的體色較雌性鮮豔奪目許多。其生命世代短,大約只有半年到一年的壽命,因此其生殖速度快,且在母魚身體有特別的構造,可以有短暫儲精的能力。以單養孔雀魚且公母魚同養的環境底下,約維持溫度在二十五度時,約二十四到三十日便可有一次的生產期,每次生產數量由十多條到數百條稚魚。孔雀魚體色與尾鰭上不同色彩的表現,均由顯性與隱性基因的配種控制,如何經由選魚配種創造出新的改良種,深深吸著孔雀魚的愛好者。


孔雀魚的美照!